德育研究

当前位置: / 学生工作 / 德育研究

发挥学科教学作用 树立全员德育思想 —— 朱红华 梅唯奇

发布时间:2011/04/08

 要:学科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整体构件德育途径的重要举措和实施全员育人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中职学校应通过为教师创设优美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创设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来改善学科德育条件,并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德育意识;教师应增强自身“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通过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挖掘教材中的内涵等途径来实现学科德育目标。

关键词:学科教学;全员德育

 

学科教学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重要意义

11学科教学是整体构建德育途径方法的重要举措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遵法守纪,依法维护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用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当前,在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社会各种不良刺激长期作用于我们这些各方面尚处于“塑型”阶段的学生身上的状况下,中职学校要想实现上述目标,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应整体构建纵横交错、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体系,包括:德育课、学科德育、班主任工作、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辅导、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和服务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其中学科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举措之一[1]

1学科教学是实施全员育人的基本途径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改革亦在不断深入,一些先进的德育理念,如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理念已逐步进入校园,并且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得到运用;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仍有部分教师持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教育学生仅仅是学生科和班主任的工作,而与自己毫无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未能适时地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目的。倘若每位教师均能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寻找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综合知识性和教育性的活动,做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体现知、情、意、行全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意志品格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熏陶,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那么,中职学校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是中职学校实施全员育人的基本途径和取得德育成效的重要手段。

中职学校实现学科德育的方法

21学校创设学科德育条件

211为教师创设优越的工作环境

在学科德育过程中,教师具有“主导”地位,表现在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对其素质能力的培养规划,对教材内容的改造、调整和活化,对教育途径的创设和方法的设计运用等主体意识和主体活动。教师的德育主体性能否充分体现、“主导”作用是否能充分发挥,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主观能动性有密切的关系,并直接影响到学科德育的效果。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一方面应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应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包括教师的晋升学习条件、办公条件、教学条件、生活休闲条件等,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体现教师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他们本着对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敬业爱岗,爱校如家,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在学科教学中认真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职责,让“全员育人”思想渗透到校园的每一角落。

21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既具有客体性,又具有主体性。其主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体现在他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自身具有成长发展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我要学”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没有教育这个外在条件的作用不行,但没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和需要更不成。因此,在德育实践中,充分挖掘并利用学生的这些内在因素,激发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即自我教育,对于实现德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等职业学校应深入贯彻“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服务机制,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如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美的课堂理论和实践(实训)教学环境、优美的图书馆环境、优美的食堂环境、优美的住宿环境,优美的学生课余生活环境等,以及全校上下对学生真情关爱的氛围,让我们这些情感丰富、思维活跃、富于激情的学生真切体会到教师、学校,乃至家庭和整个社会对他们的无微不至关爱和美好期望,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热情和自我品德修养的渴求,使“自我教育”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行为。

22 教师“学科德育”的责任意识的培养

22全校营造浓厚的学科德育意识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反映了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几代人、长时间的努力。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实践“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理念的过程中,全体教职员工应形成齐参与、共努力,人人参与德育,处处体现德育的局面,努力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特别是在占学生在校时间最长、空间最大、拥有教学人员数量最多、涉及知识面最广的学科教学中,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德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22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学生优良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形成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如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所云: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一个真理。因此,无论哪一位教师都应始终牢记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注意自我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加强学科德育,充分挖掘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实现教学的教育性。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社会各种不良现象侵入校园,对我们的教师队伍进行着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的状况下,教师始终把教书和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自觉进行自身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职学校教师实践学科德育的有效途径

31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的榜样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榜样示范作用的生动写照,同时也对教师人格素养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教师是学生最亲近的榜样,无论教师本人的品德修养如何,学生都把他们视为榜样而予以模仿。这一点对年龄偏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成型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思想作用、为人处事的态度等时时都在潜移默化中象春雨润物细无声那样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和个人爱好等,都是由于教师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影响甚至在学生的整个人生旅途中都发挥作用。教师的身教往往比言教的作用大,因为这是人格教育。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出表率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

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中,有人格魅力的、学识和品德双高的教师始终是学生喜欢、信任和崇拜的对象,这种现象将始终存在。因此凡是要当好职业学校的教师,都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

32教师的学术造诣对学生的感染作用

电话

招生热线:0756-8116112/6296189

微信

ewm.png

视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