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康复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 朱红华
发布时间:2011/04/08
(广东省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广东 珠海 519020)
摘要:卫生职业院校康复技术专业应按照市场的需求和岗位的要求,从专业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制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的实践教学文件、开展实训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中心建设,以及建立和健全实训管理体制等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高素质的卫生职业劳动者。
关键词:康复技术;工作过程需要;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我国的卫生职业教育必须逐渐顺应这种发展的要求,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改革,改变既往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探索新型的先进教学模式,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理论知识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与岗位需求紧密衔接的实用型卫生职业劳动者,才能有利于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作为卫生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多种康复治疗工作,其专业主干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在康复临床中的实用性,因此实践教学非常重要,需要建立系统、规范、适合康复治疗技术职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职业院校均已开设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他们所使用教材理论性较强,动手操作、实用性不够,很多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不足,尚未形成适应于卫生职业教育特点和岗位需求的科学教学体系。目前康复技术专业领域所开展的教学研究绝大部分局限在统编教材的编写,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尚属空白,下面谈谈该开展该领域研究的一些思考。
1、康复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然性
1.1 康复技术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的弊端
目前,我国卫生职业院校的康复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的状况是仍然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1)教学计划以部颁为主,导致理论、实践教学均与就业市场难以零距离接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2)各课程之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重复性较大,在各专业教师缺乏沟通的情况下,某些知识点反复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既浪费了教学课时,又偏废了其它重要知识点的讲授;并给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不良影响。
(3)各课程选用教材在内容的组织上缺乏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仅仅以学科为主体,课程为中心,而未体现服务于专业的要求和工作过程需要。
(4)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各课程之间难以辨析彼此的关系和建立科学的联系,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实习前,有的甚至在经过实习后仍感所学知识杂乱无章,对就业缺乏信心。
(5)各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形式上、内容上、时间安排上彼此独立,经常出现实验室的使用的冲突,一方面给实践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另一方面给试验员在实验室统筹安排的工作上增加了难度。
(6)对于同一门课程,如果任课的教师不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实践教学的内容、考核方法等方面有一定出入,有的甚至差别很大,不利于规范、统一教学。
1.2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现代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教育,它要求职业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必须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研究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教学就培养相应的人才,走一条与社会和岗位需求融为一体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之路[1]。职业院校的专业开发、专业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康复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应运而生的,它主要是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瞄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技术岗位群及岗位特点(如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假肢与矫形师、康复护士等),按照岗位工作过程需要,适时培养岗位需要的康复治疗人才;与此同时,学校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岗位工作零距离的目标,提高康复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工作能力。
2 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
康复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的在于改变过去传统学科教学模式,建立适应于卫生职业教育特点和市场需求的行动体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系统、全面、熟练地掌握临床康复治疗常用操作技术,实现与岗位的对接,为他们今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康复治疗士(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法
3.1 康复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归纳
构建康复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体系的首要工作是:职业院校组织专业教研组和教研员,通过各种方法(问卷调查、访谈、专家咨询等)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在建立和咨询康复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准确获知市场的需求和康复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的需要,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和归纳,为制定科学的康复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依据。工作任务的分析和归纳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
3.2 编制康复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是保证正常开展教学和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能真正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切实实施“基于工作过程需要”的实践教学,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卫生职业劳动者,职业院校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在调查研究建立康复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学文件,其中包括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教学手册、实训纪录册和实训考核评价标准,保证实践教学有计划地正常进行。
3.3 开展康复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教材的好坏既影响教师的“教”,又影响学生的“学”。因此,在康复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应包括教材的建设。各学科教师应在明确康复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康复技术专业的岗位素质要求、岗位能力要求、岗位技能要求等方面开展人文社科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校本教材建设,并统一编制出康复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的实训教材,满足学生实训和岗位的需要。
3.4 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是否拥有一支高水准的师资队伍,是能否顺利实施康复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只会理论讲授不会动手操作或只会动手操作不会理论讲授的教师均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康复教育工作者[2]。职业院校的康复技术专业教师更应是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又有娴熟的临床康复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如此,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康复治疗人才。学校应遵循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高学历与高技能并重的原则,制定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规划,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3.5 加强康复技术专业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
康复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需要的实践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定的教学环境(实训室、实训设备)中所进行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专业实训效果,卫生职业院校应加强康复技术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改善实训中心的教学环境,购置必要的实训设备,合理进行实训中心的功能分区。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职业院校应与实习医院建立有效的合作、沟通、反馈和协调机制,共同制定实习实训规划,从实训环境、实训项目、文化氛围、管理模式等方面营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指导氛围,从而达到实训的要求。
3.6 建立和健全实训管理体制
实训管理是保证正常实施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需要实践教学体系时,应努力探索科学高效的实训管理模式,建立和健全科学的实训管理体制,确保实训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郝庆卯.高职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实训现状调查分析 [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6):94-95
[2]江跃华,等.实施综合性技能实训 探索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