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1/03/19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2004年2月21日)
一、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我们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我们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要靠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形势逼人,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甚至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可能利用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还要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总结历史经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否则,如果经济大起大落,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去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由局部性问题演变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妨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们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工作搞得好,就能够把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如果搞得不好,经济发展也可能出现波折。我们必须极力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和损失。
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这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加快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发展,就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发展,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这个战略布局,努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有序地推进西部地区的开发。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整改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要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六)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扩大开放中注意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央已三令五申,老百姓也有强烈愿望。各部门、各地区都要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统筹兼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我们必须适应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是一致的。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进程,必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指导,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第三,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既要努力奋斗,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看到,解决城乡、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
(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协调。我们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低了不行,过高也不行。速度低了,经济增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难以解决;速度过高,势必造成经济关系紧张,重大比例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是增加数量,而且要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这个增长速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应当说是比较快的速度,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速度。我们要全面看待经济增长,既要看增长速度,还要看增长的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增加就业。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都要有利于扩大就业。
——稳定物价。就是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前景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在物价总水平持续较快上涨时,要抑制通货膨胀;在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时,要抑制通货紧缩。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们要坚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以上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必须统筹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在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重点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
(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由政府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加强安全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最近,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要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狠抓各项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堵塞漏洞,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完善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应急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过去我们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近些年来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企分开,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由政府管的事要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投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分工与职责。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讲的政绩,是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作表面文章;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要淡泊名利,只有视个人名利淡如水,才能视人民利益重如山。现在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及其表现,许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有关。要推进和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五)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包括从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采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在全国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与环境。当前,有关方面正在拟定“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要成为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五年规划,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
确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
(2004年2月21日)
一、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我们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我们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要靠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形势逼人,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甚至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可能利用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还要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总结历史经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否则,如果经济大起大落,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去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由局部性问题演变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妨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们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工作搞得好,就能够把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如果搞得不好,经济发展也可能出现波折。我们必须极力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和损失。
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集中暴露出这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加快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发展,就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发展,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这个战略布局,努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有序地推进西部地区的开发。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调整改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财力、物力和科技实力,更好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要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六)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才能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要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要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扩大开放中注意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央已三令五申,老百姓也有强烈愿望。各部门、各地区都要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统筹兼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我们必须适应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是一致的。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进程,必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指导,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第三,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既要努力奋斗,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看到,解决城乡、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
(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协调。我们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低了不行,过高也不行。速度低了,经济增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难以解决;速度过高,势必造成经济关系紧张,重大比例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增长,不仅是增加数量,而且要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这个增长速度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应当说是比较快的速度,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速度。我们要全面看待经济增长,既要看增长速度,还要看增长的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增加就业。就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都要有利于扩大就业。
——稳定物价。就是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前景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在物价总水平持续较快上涨时,要抑制通货膨胀;在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时,要抑制通货紧缩。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们要坚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以上宏观调控四大目标,必须统筹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在不同时期,宏观调控的重点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
(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由政府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
——市场监管。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加强安全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最近,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要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狠抓各项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堵塞漏洞,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完善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应急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过去我们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近些年来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企分开,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由政府管的事要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投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分工与职责。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讲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讲的政绩,是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不虚报浮夸,不作表面文章;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要淡泊名利,只有视个人名利淡如水,才能视人民利益重如山。现在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及其表现,许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有关。要推进和深化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五)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包括从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采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在全国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与环境。当前,有关方面正在拟定“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要成为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五年规划,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
确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
来源:新华社
|
(责任编辑:庄红韬)
|